自杀!一个无比沉重的字眼,却屡屡闯入我们的视线,尤其是青少年自杀,自杀事件更是频频发生。而近期发生的多起自杀事件,总是让人意想不到,明明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同学眼中的开心果、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为什么偏偏就自杀了呢? 很多人都不明白,也想不通,便开始把原因归咎于“孩子太脆弱”上。于是,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人说:“这点小事也会去死,现在的小孩未免也太矫情了吧”、“唉,还是没有经过社会的毒打,太脆弱了”、“现在的孩子就是经历的挫折太少了”……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自杀都不是矫情更不是脆弱,也绝不是一件事导致的,而是很多件事情的累加,导致负面情绪一点点累积。也许几个月,也许几年,当积压到了一定程度,便会彻底瓦解他们内心的防线。比如下面这些因素: 1、精神疾病 患有精神疾病的青少年会有情绪低落、出现妄想的症状,容易产生自杀的想法。如果再缺乏亲人的关心,未能及时治疗疾病,那么悲剧很可能就会产生。 2、学校因素 学校本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具备师德,有部分学校就是单纯通过学习成绩的优异来评价学生的优秀程度。成绩好的就多关心下,成绩不好的就随意指责和批评,但别忘了,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当得不到他人理解和尊重,或者孩子一直受到羞辱,可能就会产生极端行为。 3、成绩压力 部分家长的情绪开关就是孩子的成绩,而孩子为了能够让家长高兴,他们必须要保持优异的成绩。于是便开始拼了命的学习,每次考试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受刑”一样,成绩好,皆大欢喜,而成绩一旦退步,不光是孩子自己心惊胆战,还要面对家长无休止的指责。而长期在这种成绩的压力之下,孩子的心理自然就会出现问题,自杀也是必然就会发生的事了。 4、学习压力 如今随着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也越来越重。如今在给孩子超前学习已经是非常常见的了,幼儿园小学化,小学初中化,初中高中化,层层叠叠的压力,压的孩子喘不过气来,慢慢的便超出了孩子能够承受的极限。 所以,别再怪孩子脆弱了!他们做出自杀的决定之前,内心早就积压了太多的负面情绪。而但凡想要夺走自己生命的人,都一定先经历过了很多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