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不同的场所下常常会应对不同品种的压力类型,比方面对职场、家庭纠葛、密切关系等等,不同的场所,需求动用的心理资源似乎也完整不在一个层面。那么在这些场所下,对内如何处理本人的内心抵触,对外怎样保持心情的相对稳定? 1、认识情绪 情绪有三个表现:主观感受、生理唤醒和行为表达。 其中:主观感受是激动(或者高兴),生理唤醒是肾上腺激素升高,行为表达是跳了起来。 情绪是一个连续体,从激动到低落,从紧张到放松,从欢欣到悲伤,这些都不是非此即彼的两极化,我们的情绪往往处于这两极中的某一个位置。而对于我们普通的生活,大多数时间我们是处于平静的一种状态,也就是情绪是平稳的,既不是激动开心、也非低落忧郁,而是处于这个连续体的中间位置。只有偶尔外界一个事件出现的时候,我们的情绪会朝向某一极波动。这种连续体我们称作情绪的维度。不同的心理学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2、识别自己的情绪 识别自己的情绪很重要,尽量准确的识别自己的情绪能够让我们不在一个负面情绪出现的时候,由于不能准确识别,而产生负面情绪的累积放大。 第一,命名自己的情绪。当我们因一个事件导致从平静的情绪状态波动到一个情绪中时,去命名它。我是愤怒、是忧伤、是难过、是高兴、是惊讶等。可以去结合不同的名称,例如,我现在感觉到烦躁并且难过。的确有些人会对命名自己的情绪产生困难。那么,可以不那么明确的去命名它,就把几种基本情绪列出来(例如,高兴、惊讶、伤心、恐惧、焦虑等),然后评定自己的情绪其中哪些有相似性。 第二,给自己的情绪强度打分。有三种方式,最好用的就是百分制,0到100打分。第二种是五点量表描述程度(一点儿也不、有点儿、中等、非常、极度)。第三种是画图,这个也很形象,画一个箭头分成几段,从左到右强度增大,把你的情绪强度在图中标记。 第三,确定自己的承受范围。例如,悲伤的情绪,我觉得60分以下,我都OK。今天我给自己的悲伤情绪打了50分。那么我可以接受,不用去处理这个情绪。如果我今天打了70分,那么我去审视这个70分,都是如何来的,是我过度的预期的糟糕的未来,还是过度评估了丧失的过去。抑或,当下的处境的确糟糕,那么我需要考虑如何去改变和应对。 3、理解情绪产生的过程和机制 这一点最重要,我在我的第一篇专栏「我不能胜任」吗? - 心理学的礼物 - 知乎专栏中提到了情绪产生的ABC理论。这是情绪产生的机制。一句话简述,情绪产生的过程是:外界的事件(A)→对于该事件的认知评价(B)→情绪(C)所以,管理情绪几乎万能的钥匙就是:认知重评在任何时候,感觉到自己的情绪不再平静了,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刚刚在想什么?」。或者直接针对情绪的内容提问,例如「我在生什么气?」。针对你的这个想法,或情绪指向的对象,去检验自己想法和情绪对象的真实性。因为,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始终要相信:如果我们能够承受的负面情绪是60分,当我们打出70分的负性情绪时,一定不是事情(A)本身超出了我们的控制,而是我们的认知(B)夸大了我们的负性感受(C)。所以,去检验你的想法,在大多数情况下,你一定会发现,我把事情想象得过于糟糕了。所以,一次大的焦虑体验之后,学会去评估,然后自己会在下次遇到相似的情境时,应对能力和认知重评的技巧就能够更好的发挥了。 4、放弃治疗,接纳情绪 这是一种特殊情况。上一段,我留了一个话,叫大多数情况。的确,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可能会出现危机事件。也就是,我们无论如何,没法掌控和处理的事件。 面对这种情况 第一,我们不是非得对抗我们的负面情绪的。这个我在之前的答案有说过:怎么对抗负面情绪? - 曾小傻的回答。我们可以换个思路,从我们的积极情绪入手,去培养我们感受积极情绪的能力。 第二,有一些我们感知到的危机,可能是由于我们的成长经验,让我们形成了一种我们无法掌控的信念,但是这种信念其实是可以改变和挑战的。例如:当面临没有把握、无法控制的事情时,怎样缓解由此带来的巨大压力和焦虑感? - 曾小傻的回答。 第三,有些危机,是生命中的常态,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至少,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父母离去的哀伤。面对这样的情境,尝试从时间的历程去思考,想象自己十年后再看这件事,会如何?五年后呢?三年后呢?等等。你应该会发现,其实,这件事情是会过去的。只是现在,我不知道如何去应对罢了。没关系,我就在这个状态下待一会儿,当这个事情过去的时候,我就是一次重生,我的生命会因此有了新的厚度。又或者,面对亲密关系的终结,这个技术更是适用。想象一下自己十年后,十年后的自己,肯定不会再在意这位故人了,虽然现在我不知道如何去忘记,没关系, 总有那么一天。 管理情绪,就像管理自己的体型。日积月累,才能到达彼岸。急于求成,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的躁动和不稳定。多练习,多体验。少担忧,少焦虑。一次次失控的情绪,是你拥有日渐稳定情绪的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