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很多的家长过来咨询孩子的问题,孩子如何不听话不爱学习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流等等,性格温顺的孩子家长还能带着来咨询,到了青春期,性格倔强的孩子就如何也不肯来,家长气的捶胸顿足,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却拿孩子没办法。一肚子苦水,自己如何辛苦而孩子怎么不懂事,怎么自己家的孩子就这样呢! 家长有没有想过出生的时候孩子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渐渐会有了这么大的区别呢?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他什么都不懂,他了解世界的方式就模仿和学习。孩子是从他的生活环境之中学到的如何应对生活中各种事情的方式方法。 如果一个孩子对人没有礼貌,那我们基本可以肯定:第一,这个孩子曾经被"没礼貌"地对待过;第二,没有人教会他如何礼貌待人。同样,一个孩子不愿意学习,那我们基本可以断定,在这个孩子的生活经验里,第一,没有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第二,没有人教会他如何学习。 由于人的学习能力太强大了,孩子在他生活的环境中,轻易就学会了很多东西。这给了我们一个错觉,以为所有的生活道理和正确行为,孩子不用教就应该自动会。其实,孩子的任何正确行为,都是要教的,要反复训练才能最后定型化。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家长没有耐心细致地给孩子以指导,那么孩子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行为偏差。孩子不会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如果没有得到家长的指导,那么他很可能"好坏不分"。而家长的很多问题行为就会直接被孩子学习模仿到。 如果一个家长总是贪小便宜,并且认为这是对的,那么孩子就会从家长的态度中接收到"贪小便宜是对的"这一信息,并且产生这样的行为。甚至有可能这一行为的出现得到了家长的赞许,那么这个行为就渐渐成为习惯了。 孩子不会自己产生问题,只是家长的问题被延伸到了孩子的身上,可是我们很多的家长却看不到自己的问题,一味觉得都是孩子的错。这是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亲子关系的融洽的。成年之前孩子的行为矫正的比成年以后要容易得多,越早就越对孩子有利。建议家长尽早帮助孩子调整。 |